科普信息网

以案说险:警惕“保单升级”背后的诈骗陷阱

发布时间:2025-09-10 17:30:46 来源:今日热点网 责任编辑:caobo

一、案例回顾

王阿姨多年前在银行购买了一份重疾险,保额30万元,保障稳定。不久前,她接到一通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并表示:“您的保单积分可以兑换礼品,我们银行有活动,可以帮您处理积分兑换事宜。”王阿姨对这通电话并未产生怀疑,随即询问如何兑换。对方表示积分兑换需要到现场办理,并安排了“上门服务”。

在“工作人员”的“热心”推荐下,王阿姨被引导到一家所谓的“银行合作机构”。工作人员不仅准确报出了她的保单信息,还声称:“您这老保单保障差、收益低,我们有关系,能帮您内部处理退保,还能换更高收益的新产品!”王阿姨信以为真,退掉了原有的重疾险,仅拿回少量现金价值,并花1万余元购买了所谓“升级产品”。

然而,退保不到两个月,王阿姨在跟银行理财经理偶然提起这件事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原有的30万元重疾保障已经失效,新购的“高收益”产品实际上只包含低额意外险,无法理赔重大疾病,王阿姨不仅失去了关键保障,前期投入的保费也打了水漂。

二、“退旧买新”骗局揭秘

1.精准获取信息,伪装性强骗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客户的真实保单信息,伪装成银行或合作机构的工作人员,极具迷惑性。

2.积分兑换为诱饵,诱导客户到现场骗子以“保单积分可以兑换礼品”为由,诱导客户填写个人信息或到指定地点办理“兑换”手续。这些所谓的“积分兑换活动”往往是黑中介伪造的,目的是套取客户信息或进一步实施诈骗。

3.夸大损失,虚构利益骗子故意贬低客户原有的保单价值,忽视其核心保障作用;虚假承诺“无损退保”“高收益新产品”,实则是骗取客户退保。

4.资金与保障的双重损失退保后仅能拿回少量现金价值,新购买的产品可能与客户需求完全不符,造成双重损失。

5.追责维权困难一旦受骗,不法分子往往销声匿迹,追偿难度极大。

三、温馨提示

1.保护个人信息: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保单号、银行卡号、积分信息等敏感信息,谨防钓鱼电话、短信或链接。

2.警惕积分兑换陷阱:银行或保险公司不会通过非官方渠道通知客户兑换积分礼品。如接到类似信息,应立即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切勿轻信。

3.选择正规渠道:保单咨询、变更或新需求,请通过银行网点、官方手机银行或网上银行办理;银行工作人员绝不会通过私人渠道诱导客户退保。

4.遇可疑情况,及时求助:如遇可疑推介或诱导退保,请保留通话录音、聊天记录等证据;立即拨打银行客服热线或联系客户经理;如涉及金融欺诈,也可及时报警处理。

民生银行广州分行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上一篇:湘西茶叶地标品牌闪耀长春农博会 跨区域合作共拓新未来
下一篇:最后一页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