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网

当前最新:鞭打督邮的刘备到底下手有多狠?为何演义要把这事挪到张飞身上?

发布时间:2023-05-31 13:36:54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责任编辑:caobo

怒鞭督邮

话说刘备讨黄巾有功,本想能封侯拜爵,怎奈朝廷宦官十常侍当道,阻塞贤良,最后只封刘备一个县尉。

刘备上任不久,一位督邮来了,非常的瞧不起刘备,问起刘备的家世,刘备说道:“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督邮听后,一脸冷笑道:“大胆刘备,胆敢冒充帝胄,还不速速退出,哼!” 刘备悻悻退出,侍从告诉刘备,“督邮发怒是因为将军您没有贿赂给他”,刘备皱起眉头,叹口气说道:“自从备上任以来从没有拿过百姓的一点东西,没有钱给他啊!”于是督邮真的发怒了。刘备多次求见,督邮只是不见。有回张飞喝了几杯闷酒,骑着马出来,看见几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人跪在县衙口,便上前询问。老人们说督邮强迫他们诬告刘备,他们不肯,于是督邮要打他们。张飞很是生气,就冲进去把督邮抓了出来绑在县衙门口一棵柳树上,扯下柳条来打,打断了数根。这就是张飞怒鞭督邮的事情。后来,关羽和张飞劝刘备把督邮杀了,令投他处,怎奈刘备本是心慈之人,便把县衙印挂在督邮脖子上,带着两位义弟就走了 。


【资料图】

正史记载此事就是刘备所为

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柳,弃官亡命

《三国志》

这是三国志的记载。顺便讲下这事的前因后果, 当时刘备因讨伐黄巾有功被封为安喜尉,等到黄巾军被平定的差不多的时候,刘备突然听说督邮大人来自己这里有公干。根据《典略》的描述,在讨伐黄巾军的过程中,凡是有军功的都会多多少少有所奖赏。但黄巾军一平定之后,最爱卖官鬻爵且心疼钱的灵帝坐不住了。灵帝决定:“其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之。”简单来说,就是要把封的官员慢慢收回去。而刘备觉得自己可能也是其中之一,督邮不想见他。刘备气的游侠儿脾气上来直接冲进府衙,估计是发现确实是自己被淘汰了。一气之下干脆暴打督邮一顿,然后把官印直接挂督邮脖子上。随后直接去做了亡命之徒。而这暴打可不是普通的打,而是杖二百,至于这杖二百有多狠,各位应该从各种影视作品小说之类中能得知一二。

甚至因为过于狠辣,在三国演义中觉得这不是常人能承受之痛,干脆改成鞭打了。

什么是弃官

顺便给大家解释下东汉的弃官。在西汉时期弃官是中非常严重的违反行为,就算不想干了也得找其他理由去官,不然是犯法的。但是由于王莽篡汉,很多士人官员纷纷弃官归隐。

汉室中微,王莽篡汉,士之蕴藉义愤甚矣。是时裂冠毁冕,相携持而去之者,盖不可胜数。

《后汉书 逸民列传》

此为汉世官吏弃官抗争时政之第一次高峰,撇开封建正统与非正统之争,它无疑表现了士人群体大义凛然的精神和不向强权低头的共同心态。按范晔的说法,“弃官”的特征就是自解印绶,毁服去冠,对当政采取消极不合作态度。此风一开,而光武又刻意“尊崇节义,敦厉名实”(注:《日知录?两汉风俗》。),以至“虽中兴在运,汉德重开,而保身怀方,弥相慕袭,去就之节,重于时矣”(注:《后汉书?党锢列传》。)。弃官既然被认定为习惯上的“合法”,那它就不会停留在归隐或抗争等动机和目的之上,大量事实说明,这种由隐派生出的“弃官”形式,在汉代主要蜕变为官吏逃避罪责的一种“权利”。即官吏有罪借故去官特别是弃官,可以不受法律追究(注:唐宋法律对前代官吏“在官犯罪,去官勿论”在罪行属性上作了明确限定,《唐律疏议名例律》有“去官法”,规定“在官犯罪,去官事发;或事发去官:犯公罪流以下各勿论,余罪论如律”。《宋刑统名例律》因之。),而且不影响日后重新仕官。

因东汉中后期政治腐败而加剧。东汉中后期政治腐败的突出表现是形成了外戚、宦官两种邪恶势力,他们在经济上强取豪夺,通商致利,索贿受赂,“一书出门,便获千金”(注:《三国志董卓传》裴松之注)在政治上操纵皇权,干乱选举,父子兄弟并据州郡,枝叶宾客布列职署.“任人及子弟为官,布满天下”(注:《后汉书杨秉列传》)。面对东汉政权危在累卵的局势,一部分刚直不阿的士大夫和广大太学生徒以天下为己任,坚持同外戚、宦官展开了殊死搏斗。但这种正义斗争或因外戚、宦官控制皇权,而无力从根本上扭转乾坤;或因外戚、宦官操纵选举,而难以剪其党羽。后汉书就有很多篇章写了士大夫们和外戚宦官的反腐斗争这里不举例了。在当时弃官”=成了赃官贪吏在外戚、宦官掩护下,反“反腐败”的得力盾牌和惯用伎俩,每当一些身怀“澄清天下之志”的官僚士大夫出任州郡或出巡地方,赃官污吏纷纷“弃官”而亡,使反腐败之剑如同挥向棉絮,无法露其锋芒。诸如“长吏不奉法者皆解印绶去”、“弃官奔走者数十人”、“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注:分见《后汉书》:《扬雄列传》、《朱穆列传》、《第五伦列传》、《党锢列传》等。)等记载,自安帝以后便史不绝书。悲矣乎!东汉王朝本于激励名节的对“隐”的肯定,竟异化为官吏逃避罪罚的法外特权,真乃作茧自缚。

至于为什么解释这么多,其实是告诉大家刘备这个当时的游侠儿队长其实是很精明的。刘备这是标准的挂印弃官,本来他是因为朝廷要把镇压黄巾军的有功人员都给清洗掉的,他不弃官也会被免官,但是刘备抢先一步挂印,自己主动弃官,不仅不会影响到他未来的官场仕途,反而还能给他增加官场的名望。其次,刘备将绶印挂在督邮脖子上,表示的意思是我弃官是因为这督邮的问题,并不是朝廷的过错,这样一来造成了世人对督邮的鄙视,他这顿打就挨得活该。其实具体督邮到底坏不坏后人其实不甚了解,但是自此以后这个督邮的名声估计是完蛋了。而刘备接着弃官这一手贪官污吏的惯用脱罪方式不紧摆脱了之前的犯罪事实并且把责任都甩在了督邮之身而非朝廷.加了自身声望而不影响自己未来的路.从这点来看三国演义中的那个仁义过头像个无能虚伪这人的刘备根本不是真是的他。他应该是个有手段有心机的枭雄。

题外话

“弃官”逃罪之“罪”无疑以赃罪居多,前引杨湛之罪,疑为主守盗;谢游则“贼取钱财数十万,给为非法”;顺帝时左雄上“请限去官之令”,王先谦《集解》曰:“汉世臧污吏往往恐劾奏,辄自引去”;范滂为清诏使冀州,“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对于官吏犯赃,汉代本来是予以重治的。文帝规定:“吏坐臧者皆禁锢不得为吏。”(注:《汉书?贡禹传》。)即官吏犯他罪免官或服刑期满,仍可再仕,而一旦坐赃免官则终身禁锢。此令除景帝时一度废止,西汉一朝一直令行禁止。东汉时期为禁止官员犯赃,更实行赃吏“增锢二世”(《后汉书?刘恺传》)、“臧吏三世禁锢”(《后汉书?陈忠传》)等严惩措施。在赃罪的量刑界限上,“臧二百五十以上”即行起诉,“臧五百以上”就要免官,“臧十金以上”弃市,罪无赦。由此可见,汉代惩赃之法不可谓不严,打击力度不可谓不强,可官吏犯赃又何以屡禁不止,这除了封建制度下行政管理与经济管理的合二为一、法律特权的庇护以及官吏受财产欲、权力欲的驱使等主客观因素外,“弃官”可以逃罪也不失为重要原因之一。

本来惩治赃罪的法令在执行中已大打折扣,或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注:《汉书?贡禹传》贡禹曾上书建议:“相守选举不以实,及有臧者,辄行其诛,亡但免官。”),或以上请、爵减、赎等法律特权避重就轻,而“弃官”更为赃吏逃脱法律制裁提供了一种法外保护。弃官可以求名,“州宰不覆,竞共辟召”;弃官可以逃罪,“会赦行赂,复见洗涤”(注:《后汉书?左雄列传》。)。它已经从一种习惯、世风嬗变为事实上的法外特权,它不仅加深了汉代的政治腐败,更为官吏犯赃提供了某种安全感,何乐而不为。仅此而论,官吏的习惯性特权比法律特权危害更大,辐射面更广。

当然小编在这说这么多,其实并非说刘备是多坏是贪官污吏之类啥的。其实小编心中的刘备是个有手段心怀天下,有心机并且能真正做到仁义之行敢于做的英雄之辈,而非演义中给人看起来像个厚黑虚伪的伪君子又像傻白甜无能之人的不合实际的刘备。

觉得不错的,记得关注下我。后续我们还会继续分析刘备哦~

标签:

上一篇: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联动机制 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下一篇:最后一页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