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网

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平等地分配给每个孩子?核心是:不偏心 世界微资讯

发布时间:2023-06-01 00:50:10 来源:作家叶倾城 责任编辑:caobo


(资料图)

有位网友问我:如何看待亲姐妹到后来的关系。 我的想法是:再没有比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意,更能看出父母当年是否一视同仁、有没有偏心。

首先是:绝对的不偏心,是不存在的。 我家三姐妹,我爷爷从小最爱我。 我小的时候,他带我去澡堂洗澡——正如大家能想象的那样,肯定是男澡堂,一堆老头。 所以我现在对妈妈带小孩上女厕所的态度始终模棱两可,我理解女性不愿意被异性窥看的心情,也理解家长的无奈与家长的爱。

然后呢,我小时候,觉得我父母更爱我两个姐姐,因为她们都漂亮、听话、多才多艺,我是一个丑小鸭。 到现在,我妈经常与我大姐絮说家常,和我就不太行。 主要是因为我日常生活非常之弱。 比如说:我妈是河南人,喜欢吃面食。我路遇小店,发现有人在排队买馒头,我也会停下来排队给她买几个。 但是呢,过几天,她跟我说:这个馒头很好,在哪里买的?再买点儿。 我说:啊? 我一个天天到处乱跑的人,到哪里去记得一家无名小店。 但是我大姐就会有意识地去找这样的店,得到我妈的认可后,还会拖个小拖车去给她买一堆回来。

所以呢,如果要说细枝末节,我们家三姐妹,都能举出无数细节来证明自己是不够被爱的。 但是,我知道我的父母家人,是一视同仁爱我们的。 因为在大事上,他们都一样支持我们,而在小事上,有时候记得这个人多一些,记得那些人多一些。 其他家庭也是如此。 比如说,有些父母有男女的意识,对儿子会更器重,但也要求更严格,要他将来能成为家之长子,能当大任。 对女儿呢,不会百分百尽力扶持,但很宠爱,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比较纵容。 家产会平分,但细节上会有出入。 这种算不算“重男轻女”,不太好说。 可以理解为:父母是一视同仁爱他们的,只是爱的方式不同。 当然这是我的理解,当事人如何理解,是当事人的权利。

其次,父母的偏心,往往是比贫穷比暴力,更伤害儿女的。 穷,大家都只能吃半碗粥,可能在这过程中,有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意。 父亲醉后发酒疯,大哥冲上去保护弟妹,哪怕大哥后来是个矮胖子,一生在弟妹们的心中他是高山。 但是呢,有鸡蛋,给哥哥吃,不给妹妹吃。 妹妹永远知道:自己是不被爱的。 哥哥永远觉得:自己应该有特权。 成绩好的姐姐,从小受到各方面赞美。 成绩差的妹妹,一直被忽视。 姐姐会怀疑:他们爱我,是否只因为我成绩好?当我成绩不好,他们的爱就会消逝。 妹妹会自卑:我是如此一无是处。他们才是一家人,我是外人。

成长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这过程中,父母的每一次偏心,可能都是小事,但不积寸步,不及千里,积了寸步,自到千里。 幼年时的矛盾,累积到青春期,有时候冲突就开始激烈。 或者,没有冲突,但有一方,心里已经非常不爽。 之后男婚女嫁,也都成为父母,一方面,知道父母的恩情,另一方面,也确实知道父母做得有多不好。 要把自己从痛苦里救出来的方式是“隔绝”。 很多人成长后,与原生家庭冷漠,是有原因的。 甚至那些备受宠爱的孩子也会如此,因为他们知道,那不是无条件的爱,是债。

父母爱儿女是有一个期限的。 那之后,该是儿女更爱父母了。 谁该养老,谁该继承财产,谁是替罪羊,谁是小天使……矛盾,如此一触即发。 兄弟姐妹情深意重,会是一生的朋友,在父母死后,仍是亲人。 但是呢,当他们彼此相恨,就难说了。 我是认为“若有条件,不妨生两三个小孩”的——若无条件,亦可不婚不育。 身为父母,要知道,多生育是自愿的选择。 平等地爱自己每个孩子,是一种义务。 当然了,平等不是平均,如何把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平等地分配给每个孩子,是种学问。 但核心就是“不偏心”。

标签:

上一篇:环球今日讯!Fami通公布日本10大畅销PS5实体游戏:《GT7》第一
下一篇:最后一页

新闻排行